雷达基本概念

北京理工大学 | 李明健

雷达(Radar,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),是用于检测和定位反射物体和自然环境的一种电磁系统。它通过将能量辐射到空间,并探测反射回波信号来工作。雷达能在光学和红外不能穿透的条件下完成任务,有高精度测距和全天候工作的特点。

雷达由发射机产生电磁信号(如正弦短脉冲),天线辐射信号,物体反射后,天线接收信号。如果目标运动,则会产生多普勒频率漂移,据此可将回波从杂波中分离。

最典型的雷达信号是调制一个正弦载频后,得到类似矩形的窄宽度脉冲序列。目标距离为:

往返时间相当于距离150m。

脉冲发射速率由预期最远目标距离决定,否则会产生二次反射回波,不会产生二次回波的距离叫最大非模糊距离。


雷达方程将雷达作用距离和发射机、接收机、天线、目标、环境联系起来。

若发射机功率为 ,目标与雷达距离为 ,假设用各向同性天线发射,则目标处的功率密度为:

通常我们采用定向天线,若天线最大增益为 ,则目标处的功率密度为:

若目标的雷达反射面积(Radar Cross Section,RCS)为 ,则反射回雷达的功率密度为:

回波被雷达接收天线(发射和接收可以用一部天线)俘获,若接收天线孔径效率,天线的物理尺寸为 ,则接收天线的有效面积为:

雷达接收到的功率为:

假设雷达的最小可检测信号功率为 ,让其等于接收功率 ,则可以得到雷达方程(雷达距离方程):

如果发射和接收用同一部天线,则增益和天线面积关系为:

代入雷达方程,则可以消去增益或面积。

以上。